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,成功背后隐藏着的是勤奋、踏实与坚持不懈终会成功的信念。徐州市沛县沪菱金刚石工具厂第二车间主任关同心用他的故事,向记者展示着这句话背后的含义。
20年前,30岁的关同心还在山东超硬材料研究所上班。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关同心就已经和五金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,但随着经济的发展,国有企业改制解散,关同心也就失去了工作方向。
而关同心并不甘于平凡,碌碌无为,为了给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寻找一个明确的方向,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“沪菱金刚石创业之初不能称之为工厂,没有资金、没有人工,一切都需从零开始。”关同心说到,但也正是经历创业之初的艰难,才为沪菱金刚石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化零为整,重新出发
“创业初期,几乎每天都会工作到凌晨2点,那时候,没有资金,请不起多少工人,聘请的工人和我自己加起来,也就几个人,是真正的手工式作坊。”关同心说到。
缺乏资金支持、产品种类过多、企业定位模糊,都让关同心摸不着方向。起初,为了扩大自身产品销量、扩大产品辐射区域,沪菱金刚石生产各种五金工具类产品,锯片、切割片、刀片、飞镖、金刚石锉刀等产品都在沪菱金刚石的生产范围。但随着经验的累积,关同心意识到,种类繁多的产品并不能彻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,反而容易让消费者在种类繁多的产品中挑花眼,为什么不能主攻一款产品,将它吃透,做得更加精细呢?
答案是肯定的,鉴于这个认知,关同心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产品筛选,终于确定将金刚石修整工具作为生产的主要产品,而这一做,就是整整20年。
“金刚石修整工具,虽然只是小产品,价格也并不高,但把一款产品做专,做精,它也会创造不错的利润空间。沪菱金刚石的生产由原先的大件产品转换为专业的小件产品,销量不降反升,这也证明当初我们的决定没有错,而未来我们也将坚持下去。”关同心如此说到。
发展自身产品优势,当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,放手取舍,确立产品精准定位,也为沪菱金刚石销售额大幅增长打下坚实基础。
技术护航,领路前行
作为一名技术员出身的管理层,关同心对产品技术拥有绝对的执念。他表示:只有技术上不断创新,才能保证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,使产品质量保持稳定,让企业得到长远发展。
“艰苦朴素亲手干,抓住技术往里钻,总会有收获。”关同心说到。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,关同心同他的技术团队不断创新,改进,保证产品的竞争力。“为了研发新产品,我和技术部的同事每个月至少有4——6天的时间泡在实验室里,工人们即便不上班,我们的实验室也是照常开放的,一切都用实验数据说话。”作为企业掌门人,关同心不仅仅需要进行日常的企业管理,把握市场脉络,实验室里也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。
除却对技术的执念,关同心对环保也非常重视。虽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料,但沪菱金刚石在建厂后就已经通过了环评测试,所以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。“环保,是企业的良心,环保是关乎企业生存的千秋大业。不为小利,坏了良心,这就是我们能做的。”关同心补充说到。
销量扩大,开疆拓土
近些年,随着沪菱金刚石产品口碑的上升,关同心同他的沪菱金刚石名气日益增大,订单猛增。记者在3月30日上海五金博览会现场感受到了沪菱金刚石对于观展商们的吸引力。在短短的20分钟采访时间内,不少于6批观展商来到沪菱金刚石的展位内询问修整工具产品。
关同心表示:“修整工具类产品市场潜力巨大,仅展会主推的修整陶瓷玉器的产品就受到了不少观展商的青睐。而目前,我们也在逐步扩大产品占有率的市场区域,向更广的市场行进。”
以往,沪菱金刚石产品主要销往广东、浙江、江苏等沿海地区,随着市场战略区域全面铺开,东北三省等地也将成为2017年沪菱金刚石产品销售开发的重点区域。为确保产品全面铺开,沪菱还招聘相关区域的业务人员,主管东北三省等地的铺货进程。
“随着客户需求增大,产品价格增长,客户对沪菱金刚石品牌的认知度提高,我们的销售网络会越来越广,未来会有更多的可能。”关同心说到。
沪菱金刚石从手工式作坊起步,通过明确品牌定位,完成技术攻坚战,找准产品销售增长的沃土,并不断为之奋斗,逐步转型成为一家技术优良,品质过硬的工厂,但沪菱金刚石并不止步于此,它依旧用自己的方式逐步迈向自己定下的目标,能够经历艰苦,不断成长,如此这般,沪菱金刚石的未来可期。
评论列表